16a3. 扎魯小葉楊(變型)
f. robusta C. Wang et Tung, 植物研究, 2(2): 117. 1982.
與小葉楊不同之點為干形通直圓滿,枝斜上,樹冠狹卵形。
產內蒙古哲里木盟札魯特旗。模式標本采自札魯特旗。
具耐寒、耐旱、耐鹽堿,抗病蟲害,生長快的特性,材質較一般小葉楊更好,因此不能將小葉楊一概視為“小老樹”或“疙瘩楊”,本變種就是群眾在生產實踐中所選出來的小葉楊優良類型??勺鰹闋I造農田防護林、用材林、固砂林及四旁綠化樹種,有推廣價值。 [2]
16a4. 垂枝小葉楊(變型)垂楊(中國樹木分類學)
f. pendula Schneid. in Sarg. Pl. Wils. 3: 22. 1916; Hao in Contr. Inst Bot. Nat. Acad. Peiping, 3 (5): 236. 1935; 陳嶸, 中國樹木分類學, 118. 1937.
本變型的枝細長而下垂,葉形較小,有光澤。
產湖北及甘肅。
16a5. 菱葉小葉楊(東北木本植物圖志)
f. rhombifolia (Kitag.) C. Wang et Tung comb. nov.——P. simonii Carr. var. rhombifolia Kitag. in Rep. Inst. Sci. Res. 3: 158 (Lineam. Fl. Mansh.). t. 5. 1939; 劉慎諤等, 東北木本植物圖志, 119. 1955.
葉形較小,窄菱形或寬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,基部楔形,中部最寬。
產遼寧、甘肅、陜西。模式標本采自遼寧省金縣大和尚山。
16b.寬葉小葉楊(變種) 圖版6:8
var. latifolia C. Wang et Tung, 植物研究, 2 (2): 116. 1982.
與原變種不同點為干高而直,當年生枝有毛;短枝葉通常菱狀寬卵形,寬而短,先端短尖,基部寬楔形,上面中脈有短柔毛;葉柄兩端有毛。
產遼寧鞍山一帶。模式標本采自遼寧南部。
病蟲害少,生長勢較好,適于在遼寧南部地區推廣。本變種為遼寧省楊樹研究所選出的優良品種(鞍山一號楊)。
16c.遼東小葉楊(變種)遼東楊(東北木本植物圖志)圖版6:8
var. liaotungensis (C. Wang et Skv.) C. Wang et Tung, comb. nov.——P. liaotungensis C. Wang et Skv. 劉慎諤等, 東北木本植物圖志, 119. 圖版19: 1-4. 圖版22: 40. 1955.——P. simonii Carr. f. liaotungensis (C. Wang et Skv.) Kitag. Neo-Lineam. Fl. Mansh. 203. 1979.
沿葉脈生有短柔毛,葉柄有稀柔毛。果序軸有短柔毛;蒴果具有短柔毛的短柄。
產遼寧、河北、內蒙古等地。常在河灘沙地上生長。模式標本采自遼寧省金縣。
用途及繁殖方法同小葉楊。
16d. 圓葉小葉楊(變種)
var. rotundifolia S. C. Lu ex C. Wang et Tung, 植物研究, 2(2): 116. 1982.
通常為小喬木。葉近圓形或倒卵圓形,革質,上面暗綠色,下面蒼白色,先端近圓形,易與原變種區別。
產內蒙古昭烏達盟地區。模式標本采自赤峰。
16e. 秦嶺小葉楊(秦嶺植物志)
var. tsinlingensis C. Wang et C. Y. Yu, 秦嶺植物志, 1(2): 23. 597. 1974.
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于葉革質,卵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葉脈隆起,尤以中脈及基部一對側脈為甚,中部以上葉緣具稀疏的細腺齒。
產陜西(秦嶺)。多生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山坡、山溝溪邊。模式標本采自丹鳳縣。